CR臨床觀察
臨床上最常見的直接修復材料便是復合樹脂。它們需要粘結劑與牙體組織相粘結,同時粘結劑還應當有防止預備體充填后敏感的作用。牙科材料商宣傳了新通用粘結劑,相較于以前幾代的粘結劑究竟效果如何?是不是應該更換?到目前為止,在原有
樹脂上涂布粘結劑并放置新樹脂,仍是一個問題,有無解決辦法。CR科學家和臨床醫(yī)生將回答這些問題。
無論是從實驗研究還是從臨床觀察來看,大部分的新“通用型”粘結劑都收到了不錯的反饋。
臨床粘結技術包括自酸蝕、全酸蝕(酸蝕沖洗技術)和選擇性酸蝕。應該在什么情況下使用這些粘結技術?
當直接修復的樹脂需要修補時,新樹脂可以與原有樹脂直接粘結嗎?
關于目前粘結劑的使用、新通用粘結劑的基礎測試數據,本報告提供了一系列調查以及CR結論。
CR粘結調查
關于粘結劑如何使用這一話題。最近,CR對接觸到這個領域的臨床醫(yī)生進行了調查。核心觀點總結如下(n=1144)
常用品牌
30% Clearfil SE Bond (Kuraray)
21% Scotchbond Universal Adhesive (3M ESPE)
12% OptiBond XTR (Kerr)
11% OptiBond Solo Plus (Kerr)
10% Brush & Bond (Parkell)
8% Prime & Bond NT (Dentsply Caulk)
其他品牌在2%到6%之間
最常使用的技術:44%全酸蝕,36%自酸蝕,20%選擇性酸蝕。
無術后敏感的病例數量正在提升
全酸蝕:27%(2003年時僅有12%)
自酸蝕:35%(2003年時僅有24%)
牙本質粘結:脫粘結和邊緣染色仍然是一大挑戰(zhàn)。
釉質粘結和樹脂修補時的粘結:幾乎所有的臨床醫(yī)生都滿意于現在粘結劑的表現。
91%的醫(yī)生在牙釉質、牙本質、樹脂修補時使用相同的粘結劑。
52%的醫(yī)生使用一瓶裝粘結劑38%的醫(yī)生使用兩瓶裝粘結劑,10%醫(yī)生使用多于兩瓶裝的粘結劑。
只有34%的醫(yī)生目前在粘結前使用戊二醛/HEMA進行脫敏,盡管它們的作用已經得到了證實。
*根據調查結果得出CR建議,詳見下方的臨床貼士。
粘結劑的比較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粘結產品如下表所示。某些新一代產品與過去產品的比較也在表格中列出,以顯示出取得的進步。
表格總結
粘結強度:所有測試的粘結劑都有足夠的初始粘結強度(24小時)。大部分的通用型粘結劑長期粘結強度(6個月)的比較,請看2012年8月的CR英文版報告。
磷酸使用與牙本質粘結強度的下降:大部分被測試的粘結劑(10種中的8種)顯示了如下特性:當磷酸作用于牙本質之后(全酸蝕技術)粘結強度的下降。很多研究顯示:多余的酸蝕會讓牙本質膠原結構破環(huán),喪失微機械固位
放射性;所有的粘結劑都具有阻射性(從7到26%鋁當量)
【臨床提示】
自酸蝕粘結劑足以應用于大多數病例,并且降低牙本質敏感。
選擇性酸蝕牙釉質邊緣增加固位。要仔細酸蝕,不要酸蝕到牙本質。
全酸蝕主要用于預備完全在釉質的情況(比如瓷貼面)
兩瓶裝粘結劑確保牙本質小管完全封閉,并且讓粘結界面統(tǒng)一。用空氣和弱吸除去多余的粘結劑。測試當中所有的粘結劑厚度為6到45微米。
在粘結步驟前使用戊二醛/HEMA脫敏可以降低牙本質的敏感性。
粘結前保證牙本質微微潮濕的狀態(tài)。
粘結前使用樹脂改良型玻璃離子RMGI墊底,減小術后敏感性。
制備釉質斜面,減少美學區(qū)邊緣染色。
修補舊樹脂時,如果原有樹脂結構合理,X線影像無低密度影,推薦使用的技術:
1. 使用金剛砂車針或者噴砂粗糙原有樹脂界面,在牙體可見區(qū)域或者原有舊樹脂上增加輔助固位型。
2. 仔細沖洗并吹干。
3. 酸蝕暴露的牙釉質。
4.涂布粘結劑后添加樹脂。
CR 結論
所有被測試過的粘結劑,初始結果都足夠良好。如果你滿意現在使用的粘結劑,那么沒理由更換。
新“通用”型粘結劑(比如Scotchbond Universal, OptiBond XTR, Prime & Bond Elect)具有如下優(yōu)勢:易用性、較低的術后敏感度、較高的粘結強度。Peak Universal Bond有相似的有點,但化學氣味不被某些評測員喜歡。
對于絕大多數病例,自酸蝕技術都可以獲得更低的術后敏感度。 選擇性酸蝕增加了對釉質邊緣的粘結。全酸蝕技術提供了最強的釉質表面粘結強度。
進過測試的粘結劑已經被證實,非常適合于修補樹脂。
新通用型粘結劑有優(yōu)良的特性和不錯的臨床表現。長期結果還有待觀察。
來源:CR中國 CR口腔產品臨床測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