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手術包括根尖搔刮術、根尖切除術和根尖倒充填術。
【適應證】
1.牙髓和根尖周病經(jīng)完善的根管治療后病變仍不愈合的病例。
2.較大的根尖囊腫,根管治療后不愈合。
3.根管閉鎖的慢性根尖周炎。
4.根管內折斷器械超出根尖孔的患牙。
【操作程序及方法】
1.術前準備 了解全身情況,檢查血常規(guī)和出、凝血時間無異常,已做根管充填和患牙X線片、潔治和口腔衛(wèi)生宣教。必要時術前用抗生素。準備和消毒必需的手術器械。
圖1 X線顯示上11根尖息肉陰影
圖2 11牙根部瘺管
2.麻醉、消毒根據(jù)患牙選擇局部麻醉;常規(guī)局部消毒,鋪放孔巾。
3.切口選擇根據(jù)患牙數(shù)和位置,選用弧形、角形或梯形切口。
圖3 弧形、角形或梯形切口
圖4 剝離并翻起黏膜骨膜瓣
圖5 暴露牙根
圖6 切除根尖
4.翻瓣完整地剝離并翻起黏膜骨膜瓣,暴露患牙根尖區(qū)牙槽骨板。
5.去骨 若患牙根尖區(qū)牙槽骨板已有破壞穿孔,用渦輪手機細裂鉆沿穿孔去骨,暴露根尖病變區(qū);若患牙根尖區(qū)牙槽骨板無破壞,則用渦輪手機細裂鉆做一穿 孔,然后沿穿孔去骨,暴露根尖病變區(qū)。
6.根尖切除如需做根尖切除,用裂鉆或骨鑿切除2~3mm根尖,使斷面與牙長軸呈45度朝向唇、頰面的斜面。
圖7 骨鑿切除2~3mm根尖
圖8 斷面與牙長軸呈45度朝向唇、頰面的斜面
7.搔刮 用銳利挖匙沿破壞區(qū)骨壁搔刮出去全部的病變組織。
8.根尖倒充填如需做根尖倒充填,在根尖切除的根管斷面上備洞,用銀汞合金、MTA、IRM、super EBA或玻璃離子粘固劑等材料充填。如為根管內折斷器 械超出根尖孔者,可由斷面根尖孔處向牙根的唇、頰側冠方做一相應長度的矩形洞,并與根管穿通,取出折斷器械后充填。
圖9 根管消毒
圖10 根尖倒充填
9.檢查沖洗 仔細檢查并去除破壞骨腔內和黏膜骨膜瓣內面殘留的病變組織,用等滲鹽水徹底沖洗術區(qū)。
10.搔刮骨面 拭干骨腔,用挖匙輕刮骨面,使新鮮血液充滿骨腔。
11.縫合將黏膜骨膜瓣復位,對齊切口防止內卷,縫合。
圖11 將黏膜骨膜瓣復位縫合
圖12 術后X片顯示
12.術后處理
(1)在術區(qū)相應的面部加壓包扎2~3d,也可在口腔內用牙周保護劑覆蓋切口創(chuàng)面,直至拆線。
(2)局部做冷敷24h,術后3d給消炎止痛藥。
(3)搔刮的病變組織送病理檢查。
(4)告知患者正常的術后反應。3d內術區(qū)輕度腫痛、體溫低于38℃時可不必處理。
(5)術后5~7d拆線。
(6)術后3個月復查,X線檢查手術效果。
【注意事項】
1.切口深達骨面,下方應有骨組織支持,注意避開齦乳頭和唇、頰系帶。
2.手術過程中注意保護黏膜骨膜瓣,切勿過分牽拉和壓迫。
3.根尖切除的長度不超過根長的1/3。
4.搔刮出的病變組織置入盛有甲醛溶液的容器內,送病理檢查。
5.為避免充填材料碎屑粘入骨腔,可先將生理鹽水紗布填滿骨腔,充填后取出。
來源于口腔醫(yī)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