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貴陽小伙強強(化名),8歲的時候不幸患上了世界上極為罕見的一種怪病——溶骨癥,這種病會造成患者骨骼逐漸溶解,而且發(fā)病原因不明,難以治愈,從此,小強強的牙齒漸漸開始脫落,直至整個下頜骨也完全溶解消失。11月12日,我院頜面外科多名專家教授經過精心手術設計和多次討論,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全下頜骨再造術。
1997年的夏天,8歲的強強突然感覺自己的牙齒很痛,他的父親鐘先生以為孩子患上了牙病,便把強強去醫(yī)院檢查了牙齒,卻沒有發(fā)現(xiàn)病因。隨著年齡的增長,強強的牙齒疼痛開始逐漸加劇,最后牙齒逐漸松動脫落,下頜骨逐漸溶解消失。沒有了下頜骨,強強吃飯越來越困難,只能吃些軟的、稀的食物,內心也逐漸開始自卑起來,原本性格開朗、樂于助人的他開始漸漸疏遠身邊的同學,看到熟人也不愿說話了。為了看病,強強的父親鐘先生先后帶他跑了多家醫(yī)院四處求醫(yī),嘗試了許多治療方法。每次都是醫(yī)生對他仔細檢查完后,卻查不出病因,更談不上治療。
2005年,鐘先生帶著強強來到了我院頜面外科求醫(yī),頜面外科主任劉彥普教授經過對強強進行專科檢查后,發(fā)現(xiàn)強強正面觀頜面部不對稱,下面部位明顯縮小。側面觀下頜后縮,頜下及頦下區(qū)觸診僅有軟組織,下頜骨缺失。采用全口曲面斷層、輔助設備檢查,顯示患者下頜骨缺失,并最終診斷為罕見的下頜骨溶骨癥。經過多次手術商討,劉教授決定為強強實施手術治療。2007年11月,強強因下頜骨已經完全溶解,殘余碎骨經常發(fā)炎腫痛,我院頜面外科的醫(yī)生們第一次為強強實施了口內切開引流術。12月初,醫(yī)生再次通過手術清除了粘在強強口腔中的厚厚的牙結石和殘余碎骨,為下一步實施下巴再造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11月12日早上8時,我院頜面外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術前準備,頜面外科劉彥普、何黎升教授和馬秦、趙晉龍副教授采用自體血管化腓骨復合瓣、雙側髁狀突、升支鈦假體重建的手術方法,將分批輪流為強強實施下頜骨重建手術。手術分受區(qū)和供區(qū)兩組進行,一組手術醫(yī)生做面部受區(qū)移植床軟組織的處理,包括血管準備,另一組手術醫(yī)生在左側小腿切取血管化腓骨復合瓣,成型為預先設計的下頜骨形態(tài)并固定,然后將腓骨瓣轉移至面部受區(qū),在手術顯微鏡下吻合微血管,建立移植腓骨復合瓣的血運,最后將重建的下頜骨和鈦升支假體連接起來,定位固定在下頜正確的位置,關閉傷口。期間,醫(yī)生們將使用快速成型材料為強強再造一個“下頜關節(jié)”,而強強的下巴將由取自他自己小腿腓骨的一塊骨頭移植重塑。手術最重要的步驟是血管化腓骨瓣的切取與成型,微血管吻合,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效果和成敗 。
手術前,強強的父親鐘先生面對記者們表示,即使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我們家長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成果與否,我們都能正確面對。而強強則說道:“我相信能成功!病好后我還要讀書!< 當天下午,經過近9個小時緊張的手術后,醫(yī)生們成功地為患者實施了手術,目前,患者已在逐漸康復中,一周后便可痊愈出院
新聞鏈接:溶骨癥發(fā)病原因不明,民間俗稱“鬼怪骨”.
可以影響到全身骨骼的廣泛性、進行性的骨質溶解,可以影響身體的多處骨骼。發(fā)生在頜骨的溶骨癥,常常有牙齒松動、移位或自行脫落等情況,最終可能導致整個上、下頜骨,甚至顱骨溶解。因為沒有了下巴,進食、說話、甚至呼吸、抬頭等日常活動都會受到影響,使患者痛苦不堪.
來源: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學院醫(yī)療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