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正畸拔牙的因素:
①單純擁擠:
拔牙的目的是解決擁擠,主要依據擁擠的嚴重程度。
輕度擁擠:擴大牙弓。
中度擁擠:邊緣病例,拔牙要慎重,能不拔時盡可能不拔牙,也可考慮鄰面去釉方法。
重度擁擠:拔牙方法。
②復雜擁擠:
目的是不但解決擁擠,還要改善上下牙弓間矢狀不調和垂直不調,來掩蓋可能存在的頜骨畸形。應全面考慮:
A.牙齒擁擠度:每1mm的擁擠需要1mm的牙弓間隙解除。
B.支抗磨牙的近中移動:若采用拔牙矯治,關閉間隙時支抗磨牙的前移是不可避免的。確定拔牙時應考慮到磨牙前移占去的拔牙間隙。
C.Spee曲線曲度:Spee曲線每整平lmm,需要1mm的牙弓間隙。
D.切牙內收:切牙切緣每向舌側移動1mm,需要2mm的牙弓間隙。
E.上下磨牙、尖牙關系,中線矯正:中線偏斜嚴重,需考慮拔牙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尖牙的中性關系比磨牙的中性關系更重要。
F.垂直骨面型:高角病例拔牙標準可以適當放寬,低角病例拔牙要從嚴掌握。
G.失狀骨面型。
H.頜骨生長。
I.面部軟組織側貌。
正畸拔牙的目的:
⑴矯治擁擠:
間隙明顯不足的錯牙合畸形,必須拔牙矯治。通過拔牙才能達到牙量與骨量的協(xié)調,以及牙弓與口周肌肉張力間平衡,從而使矯治效果穩(wěn)定,畸形不易復發(fā)。正畸拔牙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擁擠,排齊牙齒。
⑵矯正面部前突:
雙牙弓前突患者或牙弓在矢狀、垂直向不調的患者,也需通過拔牙獲得間隙,以達內收前牙、前移后牙來獲得穩(wěn)定、平衡、美觀的面部側貌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⑶矯正咬合關系:
一些病人牙齒很齊,但有些開頜,反頜,無咬合關系,這種情況拔牙也比較常見。
來源于: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