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上頜后牙缺失患者常由于先天性上頜竇底位置過低、牙槽骨嚴重吸收、萎縮等原因, 使骨量高度不足。直接植入種植體易穿入上頜竇引起感染等并發(fā)癥, 導致種植失敗。上頜竇底提升技術(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是采用外科手術方法將上頜竇黏膜從竇底剝離后抬高,在竇底黏膜與竇底骨之間植入骨移植材料,有效增加骨的高度,在此基礎上植入種植體,使種植體獲得足夠的高度及初期穩(wěn)定性。
目前骨移植材料多使用生物相容性較好的人工骨粉。
類型
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上頜竇底提升術主要分為兩種:上頜竇內提升和上頜竇外提升。
一、上頜竇內提升
1.手術過程
在牙槽嵴頂作水平切口,翻開黏骨膜瓣, 逐級備孔, 與常規(guī)手術不同的是, 術前應通過測量準確掌握上頜竇底距牙槽嵴頂的距離, 從而使鉆孔深度小于此距離1mm 左右, 以防止上頜竇底穿通。備孔至合適的直徑后, 再選擇相應的骨沖器, 用緩慢輕柔的沖擊力將孔底與竇底之間剩余的骨板連同上頜竇底黏膜一起提升至所需高度,先植入適量人工骨粉, 再植入種植體, 嚴密縫合。術后常規(guī)靜脈注射抗生素3 ~ 5d , 使用漱口液。避免擤鼻、打噴嚏。
1.備洞直至感到輕微落空感 |
2.輕輕提升上頜竇粘膜 |
3.繼續(xù)提升上頜竇粘膜 |
4.在提升空間內填入骨移植材料 |
5.將骨移植材料均勻充填 |
6.在牙槽嵴備孔位置植入種植體 |
2.適應癥:上頜后牙缺失區(qū)骨高度欠缺量較少,需要上頜竇底提升高度≦5mm。
3.臨床病例
上頜竇底提升術 |
二、上頜竇外提升
1.手術過程
根據種植范圍大小,在牙槽嵴頂作水平黏骨膜切口加近遠中垂直切口,形成梯形切口。向頰側上方剝離黏骨膜瓣, 暴露上頜竇前壁。用球鉆在前壁確定開窗線, 大小約1.0cm×0.8cm, 底線應高于竇底平面, 繼續(xù)小心鉆磨, 直至透出淡藍色上頜竇黏膜, 取下骨塊, 仔細剝離上頜竇黏膜, 將其完整地抬起, 再根據提升高度, 確定種植體長度, 逐級備孔, 植入骨粉和種植體, 同時開窗骨塊放在黏膜與種植體之間。在開窗處覆蓋膠原膜, 嚴密縫合。
根據患者骨壁條件,可以提升同期植入種植體或一期植入骨粉,二期手術植入種植體。
1.研磨上頜竇骨側壁 |
2.分離上頜竇粘膜 |
3.提升上頜竇粘膜 |
4.將骨移植材料填入提升空間 |
5.在牙槽嵴備孔位置植入種植體 |
2.適應癥:上頜后牙缺失區(qū)骨高度欠缺量較多,上頜竇底內提升術不能滿足骨量需求,需要上頜竇底提升高度≧5mm,≦8mm。
3.臨床病例
上頜竇底提升術 |
兩種類型的比較
上頜竇外提升術較上頜竇內提升術可提升的骨高度大,適應癥廣。在術者直視下完成, 只要術者操作得當, 工具合適, 應不易發(fā)生黏膜撕裂; 或者一旦出現黏膜撕裂, 可在直視下將黏膜相互重疊, 關閉裂口, 防止上頜竇炎的發(fā)生。但同時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疼痛及腫脹反應較明顯,需要植骨量較大,治療時間長,費用高,患者不易接受,在臨床上多用于上頜后份植入區(qū)垂直骨量高度嚴重不足的患者。
上頜竇內提升術手術范圍小、創(chuàng)傷小、術后反應輕微, 治療時間縮短, 如同期配合骨擠壓還可提高骨質量, 費用低, 患者易于接受。但其是在盲視下手術, 竇黏膜損傷不易發(fā)現, 而且上頜竇提升高度有限, 對醫(yī)生的外科技術水平有較高要求。
注意事項
- 優(yōu)缺點
上頜竇提升術的關鍵在于手術操作應盡可能精細、輕柔, 完整地剝離和抬高上頜竇黏膜, 防止黏膜撕裂或穿孔。
2.術后要求患者必須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和漱口水,需要時靜脈注射抗生素,避免創(chuàng)口感染引發(fā)上頜竇炎癥及引起種植體失敗。
3.術后要求患者避免擤鼻、打噴嚏,以免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 - 優(yōu)點:很好地解決了骨量不足導致上頜后牙區(qū)無法種植修復的問題;
缺點:創(chuàng)傷增加;種植手術風險增加(有可能穿破上頜竇底黏膜,嚴重引起上頜竇炎癥);由于骨移植材料的使用,個體間反應不同,有些人術后反應較重等。臨床評價
上頜竇外提升術的臨床應用擴大了種植修復的適應證, 效果良好。上頜竇內提升術如適
應證選擇得當, 既可簡化手術步驟、縮短手術時間,還可減輕術后反應, 而且遠期效果較好, 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傊? 2種上頜竇提升術式均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和良好的臨床效果, 在臨床工作中應掌握2種術式各自的適應證和手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