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愿望為基礎切牙缺失的治療方法可有多種多樣的選擇:從預備鄰牙制作單端或者雙端粘接固定橋、種植體支持的單冠修復、到通過正畸治療關閉缺失間隙,甚至還可以采取牙齒移植或者可摘義齒修復等治療方案。每種治療方案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意味著就適合每一位患者。本文將通過若干個具體病例來闡述一下幾個治療方案的可行性。
制定治療方案時需要注意的因素包括:
• 患者的年齡
• 患者/監(jiān)護人的要求
• 在牙弓內(nèi)的位置關系
• 關系
• 大小、形態(tài)和顏色,以及鄰牙的狀況
• 切牙-唇關系
• 骨-軟組織的三維關系
• 口腔衛(wèi)生狀況
•(后續(xù)的)費用
• 治療時間
• 患者的心理
• 患者的職業(yè)和社會地位
• 牙周情況
• 患者依從性的評估
• 治療者的技能
• 成功的幾率
• 風險和副作用
由于很少能有一種治療方案可以滿足上述所有的要素,因此就需要對患者/監(jiān)護人進行充分的解釋和交代,以實現(xiàn)為每一位患者都能提供個性化最佳治療方案(即最好的折衷方案)的目的。但在臨床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下列情況:修復醫(yī)生更傾向于選擇固定橋修復方案;種植醫(yī)生選擇種植修復方案;正畸醫(yī)生采用正畸方法關閉缺牙間隙,而患者的家長在綜合所有的治療方案后則選擇了價格最低的那個方案。在不依賴于協(xié)商的原則下,醫(yī)生是否要向患者推薦對于他們來說不是最好的治療方案?因此,作者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為臨床醫(yī)生打開思路,并在治療的設計階段就可尋求其他學科的意見。
這里我要從正畸的角度來進行討論,首先要關注的是,對于青少年患者來說采用正畸方式關閉缺牙間隙的利弊。
有利的方面:
• 早期關閉間隙,可以避免青少年患者佩戴一個(可摘的)臨時修復體度過青春期。
• 缺牙間隙處的骨得以保存。
• 牙齒移動到間隙區(qū)(有活力的)的預后良好。
• 如果在牙弓其它部位的牙齒擁擠,可以通過這個缺牙間隙打開擁擠,并進一步消除牙齒與頜的錯位畸形。
• 即使患者最終發(fā)展為牙周炎并且過去的間隙處的根面也發(fā)生暴露,與種植體的顏色相比,從美學角度上來說牙齒顏色還是可以接受的。
• 移動的天然牙齒的顏色變化在生活過程中與鄰牙是同步的,甚至可以一起漂白。相反利用固定橋或者種植修復時,修復體無法實現(xiàn)這種自然的變化。
• 有時用正畸方法關閉(余留)間隙意味著,比通過正畸方式為常規(guī)修復/種植修復打開間隙要容易些。
不利的方面:
• 患者缺乏治療動力。
• 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差。
• 多重矯治器 (multibracket) 的禁忌癥(例如黃銅制品,它會使患者長期不能進行吹奏音樂)。
• 患者可能不能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
• 完美的牙頜可能通過正畸治療關閉間隙而喪失與對頜之間良好的 關系。
• 無醫(yī)療保險支付或者患者無法承受相應的治療費用。
• 不利的頜關系(例如,缺失 12 牙的患者為安氏 III類錯 或者對 畸形,也拒絕用微種植釘或者腭部種植體做為支抗者)。
• 治療前就存在特發(fā)性的根吸收。
• 患者(如果從事較大的運動需要)拒絕固定矯治器
來源: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