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yī)師眼里不能只有“牙”,必須具備“整體觀念”。
口腔醫(yī)師不能只是一個“看牙匠”,而應該具備整體觀念。
一顆 “智齒”該不該拔,本來是“一目了然”的問題
有盲袋,會導致反復發(fā)炎的要拔
影響第二磨牙齲壞或者牙周問題的要拔
引起其他病變(囊腫、神經(jīng)病變……)的也要拔
正位萌出到位,與對頜牙建立了咬合關系的不用拔
完全埋在骨頭里的不用拔
然而,當從口頜系統(tǒng)整體功能的視角去分析時,看似貌似簡單的問題就變得很不一樣。
“看” 著挺好的牙,卻很可能是個坑。
第一,“建立了咬合關系”可以不拔?
正位萌出到位,在牙尖交錯位建立咬合關系,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狀況??陬M系統(tǒng)的功能要靠運動來實現(xiàn),而一旦動起來,很多“看”似建立了正常咬合關系的智齒很可能會造成咬合干擾,給整個口頜系統(tǒng)帶來傷害。
這樣 “萌出到位有咬合” 的智齒應該拔掉
第二,完全埋在骨頭里可以不拔?
完全埋在牙槽骨里的下頜智齒,它本身倒是不出問題。但是這些近中或水平阻生的智齒,會推擠下頜第二磨牙,導致第二磨牙伸長:
然后,第二磨牙造成咬合干擾、早接觸,前牙開 牙合…………
甚至髁突吸收:
所以,這種智齒也還是要拔掉。
以上所述都只是冰山一角,智齒的毛病還多;重要的是,作為醫(yī)生,你從哪個角度來考量。
但是,絕對不是“有咬合”、“不發(fā)炎”那么簡單。
不會分析?
那給你個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 ——智齒全干掉!
來源于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