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對針對牙種植植入時機主要是即刻種植和傳統(tǒng)種植之間做初步的比較和探討。
(1)嚴格把握牙種植時機和適應證 根據(jù)拔牙后牙種植體植入時間的不同分為四類,Type1位即刻種植;Type2位延期即刻種植;Type3為早期種植,Type4為傳統(tǒng)種植
即刻種植為1型,一般手術步驟為拔除種植區(qū)不能保留的患牙,評估拔牙創(chuàng)四周骨量及有無感染,進行徹底的刮治和沖洗后進行牙種植體植入。即刻種植能保留盡可能多的剩余骨量,但同時軟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時間愈合。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種植,軟組織量是最少的,在軟硬組織剩余量上難以取得平衡。而延期即刻種植可以彌補即刻種植的缺陷,在時間上與即刻種植療程接近,這樣規(guī)避即刻滬綜指所帶來的美學風險。
理想的即刻種植區(qū)應有足夠高度及寬度的健康骨質。即刻種植前主要檢查其唇(頰)側牙槽嵴的厚度和高度;拔除患牙后能夠制備獲得的牙槽窩深度至少為7--10mm,頰舌向種植窩寬度至少為4mm;有3--4個剩余牙槽骨骨壁數(shù);根尖下應有3--5mm的骨厚度;注意連續(xù)缺牙區(qū)間的牙槽間隔要保持完整。
(2)分析前牙種植美學風險,預先與患者溝通。術前需對患者進行美學風險因素分析,美容口腔學有其獨特的復雜性。它涉及整體和局部的分析,整體包括頜面部分析(正面/側面)上前牙與唇部美學分析以及發(fā)音的分析;局部包括牙體分析(形態(tài)、顏色、解剖結構)以及牙齦的顏色、形態(tài)、齦緣分析。
針對患者息止位牙暴露重、上前牙切緣連線、笑線、微笑寬度、頰齒間隙、切牙中線、牙合平面分析后與患者及時溝通。
(3)利用臨時基臺使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得到塑形。種植體冠周圍軟組織形態(tài)與天然牙不同,種植體間齦乳頭高度往往僅能恢復1--2mm,種植體冠牙齦曲線平緩,修復牙冠形態(tài)往往偏卵圓形甚至長方形,因此需要耐心仔細地針對種植體軟組織特性進行軟組織塑形,通過1--2個月的塑形可以取得相對滿意的種植體周圍形態(tài)。告知患者連續(xù)缺牙間的牙齦乳頭極易退縮,因此需要戴臨時義齒進行軟組織塑形,并且極有可能需要長期觀察,美學風險高。
種植治療耗時長是部分患者不愿意選擇該方法修復缺失牙的原因之一。如何為患者在盡量短的時間內(nèi)提供美觀、咀嚼功能滿意是種植醫(yī)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來源于北京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