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口腔健康定為人體健康十大標準之一,并提出了“8020”的口腔健康理念,即80歲的時候,還有20顆牙齒可以用。
”
但實際上中國人的口腔狀況是怎樣的呢?
曾有研究,抽查了我國31個省近2萬名60歲以上的老人,對他們的口腔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平均失牙10.7顆,80歲以上達18.8顆,能保有20顆真牙的80歲以上老人僅有18.4%.
我國達到牙齒健康標準的人不足1%,國內口腔疾病的成人發(fā)病率占中國人口的60%~80%,不僅如此,口腔癌增長速度驚人,中國40年來口腔癌死亡率增加4倍。”
為什么中國人的牙齒如此糟糕?
“最大的問題:國人對牙齒保健的的觀念與不重視”
國人的用牙習慣,用年輕人中流行的一個詞可以概括——“任性”。
中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牙疼不算病”。2016年全國愛牙日前夕,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的調查顯示,超過5000位受訪者中約40%并不知道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相關。
關于觀念
中國人的觀念
牙齒藏于口腔內,平時不易被觀察重視,多數人覺得口內牙齒眾多,缺失一兩顆牙齒也并無大礙。多數中國人不太在意牙齒好壞美觀與否。絕大部分中國人是牙疼才去找牙醫(yī),這時已算晚期。
歐美人的觀念
好的牙齒不僅關乎健康,更是一個社交必備條件。美國人認為在社交場合中,微笑最為關鍵。還有,他們認為不管一個人的笑容有多迷人,糟糕的牙齒也會毀了這一切。
近一次“關愛國人口腔健康活動”調查顯示,在2169名受訪者中,22%的人從未接受過口腔檢查,23.5%的人認為“覺得有需要才做”。而“有需要”的時候,往往就是牙病發(fā)作的時候。國人常常忘記了,“牙疼不算病”的下半句是“疼起來真要命”。
Question:你多久接受一次口腔檢查?
盡管如此,不少人還是死扛著。調查顯示,71.2%的受訪者在出現牙疼的時候會采取死扛、喝冰水鎮(zhèn)痛或吃止痛藥片的措施,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治標不治本,僅有28.8%的人表示會看牙科醫(yī)生。
由于大多數人不就醫(yī),國人的口腔健康問題一直不容樂觀。我國每十年進行一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根據最新一次的調查結果,中國35~44歲中年人齲病患病率為88.1%,65~74歲老年人齲病患病率為98.4%,可以說大部分國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齒疾病,并且中老年人的缺牙現象也十分普遍,中年人人均2.6顆,老年人人均11顆。
究其原因,中國人的牙病與缺牙如此普遍,都是因為不重視保護牙齒。
Question:以下情況,你對哪一種習以為常?
關于重視程度
歐美人的重視程度
歐美國家已形成完善的口腔醫(yī)療體系和口腔健康意識,市民一般半年到一年都會做口腔體檢。
中國人的重視程度
我國很多人對口腔保健的認知還停留在每天刷牙的基礎上。
中國人這樣對待牙齒,牙齒沒問題才怪
人們對用牙齒嚼冰塊、用牙齒咬斷一根線、用牙齒撕開泡面包裝袋、用牙齒撬開玻璃啤酒瓶蓋等情況習以為常。
用牙齒撬開啤酒瓶蓋,對牙齒的傷害極大。
用牙齒咬硬物,很容易導致牙齒松動和牙隱裂,甚至是牙齒劈裂,也就是斷牙。牙隱裂常常繼發(fā)齲病,牙齒松動更導致細菌更易侵入牙周韌帶和齒槽骨,導致牙齦發(fā)炎,最終使牙齦與牙齒分離。到了中老年以后,牙齒漸漸壞死、脫落,想補救已經來不及了。
調查活動中,受訪者參與了“追問掉落的牙齒,尋找遺失的故事”有獎征集,一位受訪者開玩笑說:“沒有故事,只有事故。”而這些事故通常是吃著東西時,牙齒就突然脫落了。
“母親的牙齒已經掉了4顆,幾乎全是在咀嚼東西時脫落的。”“爺爺吃飯時掉的,掉了就掉了,感慨幾句就沒有下文了,也不知道牙齒扔哪里了。”“外婆吃湯圓時,牙齒突然黏在湯圓上。”類似的事故不勝枚舉。
你家中的老人有掉牙嗎?圖/Getty Images
多數受訪者的父母或祖父母患有各種牙病。一名90后說,其父母親的牙周病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補救,只能盡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來彌補,延緩牙齒的壞死,現在才算吃到平時不注意保護牙齒的苦果”。這不僅僅影響老人的身體健康,也可能會影響家庭關系。調查中,40.1%的人認為老人缺牙導致“精神狀態(tài)不佳”,14.7%的人感到老人缺牙后“溝通欲望下降”。
另一名90后,由于其父母不重視護齒,自己也不太在意,現在已經深受牙病的折磨:“有時候疼地不可理喻、想死、喝藥沒有作用、只好去了口腔科。做完治療后疼得更是不可理喻,想哭但不敢哭,只好躲在醫(yī)院的角落里偷偷哭,痛得直接想死。”
Question:牙齒脫落,會給老人的生活帶來什么問題?
中國人自古不重視牙齒護理。作家魯迅先生從小患有牙痛,深知中國人向來不把牙齒問題當一回事,“如果牙齒健全,決不會知道牙痛的人的苦楚,只見他歪著嘴角吸風,模樣著實可笑”。然而,長輩卻斥責魯迅“不自愛”,所以才得了這么個病。這是因為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里,牙病往往會被當成內在病灶的外在反應。
后來翻了中醫(yī)藥書,魯迅才發(fā)現上面說牙齒屬于腎,所以“牙痛”的根本原因是“腎虧”,這才明白自己何以牙痛還要被罵。中國人對牙病充滿了誤解和忽視,自然深受其害。魯迅常常被牙痛折磨得難以吞咽,進一步加劇了他的胃病,甚至整夜無法入眠,導致神經衰弱。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口腔健康的意義不止于牙齒健康這范疇,它是達至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也是促進身心健康的必要條件。”如果這些醫(yī)學常識能夠早點在中國得到推廣和實踐,魯迅可能就不用受牙痛的苦了。
魯迅牙口不好。
中國人從骨子里不重視牙齒
口腔健康作為一項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啟動于1916年成立的中華公共衛(wèi)生教育聯合會,該會是我國第一個衛(wèi)生教育組織,下設牙齒衛(wèi)生組。1917年,加拿大人林則(Ashley W .Lindsay,1884~1968)才在華西協(xié)和大學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牙科專業(yè)。
但現代牙醫(yī)傳入中國后,一度還走錯了方向,導致魯迅終生為中國牙醫(yī)的落后忿忿不平:“(中國人)每每只學得鑲補而忘了去腐殺菌,仍復漸漸地靠不住起來。牙痛了二千年,敷敷衍衍的不想一個好方法,別人想出來了,卻又不肯好好地學。”
中國農村的牙醫(yī),擺個小桌子就是一間“診所”。圖/Northeastern
同時代的日本小說家谷崎潤一郎,與魯迅持相反的觀點。日本人自明治維新以后,牙醫(yī)迅速普及,魯迅在長崎只花了兩元錢就祛除了牙結石和牙菌斑,緩解了牙齦出血的情況。
看到日本人的牙齒越來越美白,谷崎潤一郎卻甚為不滿。因為西方人潔白的牙齒常常令他想到現代廁所的白瓷磚,閃閃發(fā)亮得令人覺得“狡黠”,象征著西方文化“武裝到牙齒”的入侵,所以他堅持認為東方人原有的黃牙和亂牙才是最好的。
林則博士與中國第一批牙醫(yī)。
如今日本大概已經沒有多少人認為“黃牙”是健康的了。1989年,日本厚生省正式在全國推行“8020”計劃,將80歲擁有20顆健康牙齒作為目標,呼吁人們從小愛護牙齒。1994年,世衛(wèi)組織與世界牙科聯盟在東京舉辦學術大會,明訂將“8020”計劃擴大,并開始在其他國家進行推廣。這項計劃使日本發(fā)展成全球牙齒健康第一的國家,但是在中國的推廣卻沒有那么理想。
據世界牙科聯盟(FDI)2017年3月發(fā)布的《全球口腔健康》白皮書,在世界各國6-19歲的青少年中,齲齒率最低的國家是日本(16%),中國的齲病患病率處于中等水平,位于40%-59%之間。中國仍然有不少人像谷崎潤一郎一樣,對滿口牙病不以為然。
據《全球口腔健康》白皮書顯示,中國青少年的齲病患病率處于世界中等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36.2%的受訪者認為對牙齒健康的管理“很不重要,做好日常護理就好”或“不太當回事,沒覺得有什么口腔問題”。
一位受訪者提到,國人對牙齒健康基本沒有預防意識:“他們刷牙就刷那么幾下,有時候干脆就不刷了。在他們的理念里,牙壞了就去補,補不了就根管治療,再不行就鑲牙,這是件太正常的事情了。”
所以,大部分受訪者也對自己未來的牙齒健康感到悲觀,僅僅有21.3%的人認為他們到了80歲的時候能夠擁有20顆以上的健康牙齒。
Question:以你目前的用牙習慣和牙齒健康狀態(tài),
你認為80歲的時候你會有多少顆功能牙?
提高口腔健康水平,要每一個人行動起來
愛護口腔,可從現在做起
口腔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雖然牙齒的健康狀況,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但很多小事,是我們可以做而沒做的。
首先要對家長說的是,從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開始,就要給他們刷牙。不僅可保護牙齒,還能使嬰兒過早適應刷牙,利于保持刷牙習慣。家長不要怕麻煩,很多家長正是受不了孩子哭鬧從而放棄。
對于所有人,保護牙齒有最重要的三個命門,把握住,你的牙齒就會比其他中國人要好得多,分別是刷牙、洗牙和使用牙線。
刷牙這一點,已經無需強調,甚至需要從反面提個醒,很多人認為多刷牙就能保護牙齒,恨不得一天刷5、6次,其實沒有必要。美國口腔醫(yī)學會(ADA)建議每日刷牙兩次為最佳,睡前一次,早起一次。
牙線對中國人而言,更加陌生。2013年,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在北京、廣州等4個大城市開展了口腔健康知識行為調查,結果有74.8%的人從來不使用牙線。如果把統(tǒng)計口徑放到全國,這組數據還要更高。
但牙線對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無可替代。中國人不喜歡看指南,這是個很大的問題。而2015年發(fā)布的《中國居民口腔健康行為指南》明確提出,保護牙齒從學會使用牙線開始。況且,普通牙線價格并不昂貴,很多人都能消費得起。
很多人知道洗牙、使用牙線的重要性,但一直受到兩個認識誤區(qū)困擾。經常聽到有人說:“不要洗牙,洗牙會把牙縫洗大。”還有人說:“不要用牙線,用多了會把牙縫變大。”
客觀地說,洗牙確實有可能造成牙縫變大,但相比于牙結石的危害,牙縫變大可以忽略不計;而“使用牙線會使得牙縫變大”純屬無稽之談,根本不用擔心。
一百年前我們缺的是現代口腔診所和“8020”口腔保健計劃,現在我們缺的是一個個像魯迅一樣有護牙意識的國人。要改變你的口腔健康,終究要靠你自己行動起來。
億大口腔地址:上海市靜安區(qū)萬航渡路83號金航大廈16樓。咨詢電話:021-322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