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目前臨床正畸矯正技術的幾個熱點
口腔正畸是一門臨床學科,通過基礎和臨床研究促使它不斷得到發(fā)展,臨床新技術直接推動了口腔正畸矯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在臨床口腔正畸推廣應用的4項新技術:種植體支抗、自鎖托槽、改進后的舌側矯正技術和無托槽矯正技術,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由此可能帶來正畸發(fā)展的一個快速階段。種
植體支抗
正畸治療中,正確的支抗設計,控制和應用是取得良好矯正效果的重要因素,Tweed方絲弓矯正技術中基于經典矯治理念的支抗技術,在口腔正畸分類矯正技術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所謂支抗就是在矯正過程中使不希望移動的牙齒不動,目前臨床上已有多種支抗增強裝置可供正畸醫(yī)師選擇,但均不能完全達到支抗牙不移動的要求,因此,一些嚴重擁擠或重度深覆蓋而不希望丟失支抗的病例,在矯治中牙齒排齊和面型的改善受到影響,若是發(fā)生支抗設計失誤的、控制不當,便會造成牙齒傾倒,繼發(fā)干擾、創(chuàng)傷,而加重口頜系統功能障礙,雖然頭帽口外唇弓是加強支抗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使用時較繁復,患者往往不易接受,近年來正畸種植體支抗的出現,較好地解決了臨床支抗存在的上述問題,由于在頜骨上植入種植體作為抗基,改變了原來以牙齒作為抗基的情況,矯治力的反作用力施于頜骨上,可完全避免牙齒的移位,因而使用種植體支抗對拉尖牙向遠中和滑動法關閉間隙更為有效,同時,對一些原來較難矯正的錯,如磨牙下垂,骨性前牙深覆牙合(露齦笑),前頜骨發(fā)育不足的前牽引都取得了較以往顯著的良好療效,較好地解決了正畸治療中的重要問題,拓展了治療范圍,目前種植體支抗在韓國及日本的正畸臨床應用已較普遍,我國口腔正畸臨床也已開始應用并有快速發(fā)展的趨勢,目前臨床應用的種植體支抗產品,無論是鈦板種植體、微螺釘種植體(自攻或助攻型),我國均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為這一技術臨床應用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當前應該通過充分的基礎研究和嚴格的臨床觀察,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發(fā)揮種植體支抗的優(yōu)勢,促進臨床正畸的發(fā)展,同時也應防止濫用,植入種植體支抗屬于小型手術,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更需要一定的設備條件,絕不能盲目采用,此外,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決不能在臨床治療中/追求時尚0,凡是可以用常規(guī)支抗完成矯正的病例,就不應該采用種植體支抗。
正畸治療中,矯正弓絲通過結扎絲與每個托槽結扎而發(fā)揮矯正作用,而結扎絲的結扎固定與復診時的拆除是較費時的操作,自20世紀80年代起出現了不需結扎的托槽,稱為自鎖托槽,正畸臨床目前已較普遍應用,近年來自鎖托槽的研制得到了發(fā)展,國外的口腔正畸材料公司紛紛設計推出具有各種特點的自鎖托槽,有扣蓋式、鈦合金壓簧式、推拉蓋板式等,一些自鎖托槽應用的技術培訓班也在各地不斷舉辦,自鎖托槽的臨床應用,不僅節(jié)省了門診椅旁治療的時間,應該強調的另一特點是,自鎖托槽改變了以往結扎絲結扎固定矯正弓絲的傳統做法,應用自鎖托槽無需結扎,弓絲在托槽中的自由度增加,減少了弓絲與托槽的摩擦力,有利于矯治牙的移動,因此可縮短療程,同時可以使用輕力矯正,有利于保護牙周組織健康,矯治效果更穩(wěn)定且不易復發(fā),雖然在理論上正畸醫(yī)師有上述共識,但這些優(yōu)點尚待進一步的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證實,我們應該認真地關心這一技術并探討其臨床應用中諸方面的問題,這有可能給臨床正畸治療帶來重大進步。
舌側矯正技術出現于1982年,由于其技術難度較大,最初臨床適應證受到較大局限,如牙列嚴重擁擠、閉鎖性深覆等均不能使用。同時,由于托槽粘著于牙齒舌面,對于舌體有一定刺激,部分患者不能適應的。由于以上原因,舌側矯正技術自推出以后至上世紀90年代的十余年中,發(fā)展并不迅速。但近年來該項技術在舌側托槽結構、弓絲彎制與計算機結合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進,使操作難度明顯簡化,從而其臨床應用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如舌側托槽改形,弓絲由上方插入,而不是中部嵌入結扎,研制出舌側直絲弓矯正托槽和自鎖托槽,托槽外形改為圓型減少了對舌的刺激。每顆前牙的托槽上伸出一小平板,前牙連成一小平面板,使得覆深的錯病例亦可應用這項技術。此外,最大的技術改進是在舌側托槽定位及弓絲彎制方面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使整個治療過程更精確、更簡化。目前,在日本正畸醫(yī)師使用舌側矯正技術已較為普遍,特別是開業(yè)醫(yī)師。在韓國,使用者也較以前有所增加。這一情況在中國的口腔正畸臨床上也反映出來。一些中國正畸醫(yī)師開始應用舌側矯正技術,同時也有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報道發(fā)表。盡管如此,舌側矯正技術仍屬于難度較大,不易掌握的矯正技術,并非每名正畸醫(yī)師都能夠開展。但是在患者群中有一些成年人,如演藝人員等有特殊需求,兼之舌側矯治的收費大約為一般正畸治療收費的3~4倍。因而要求掌握這項技術的醫(yī)師不少,這也將對我國臨床矯治的發(fā)展產生影響。
無托槽矯正技術(invisalign)出現于1998年。其矯正機理和方法與目前的固定矯正器完全不同。采用這項技術不需要戴用托槽,而是由上下全牙列透明工程塑料牙套來完成。矯正器制作是通過計算機三維成像,對錯畸形模型進行模擬矯正,在模擬牙齒移動過程中制作20~30副上下全牙列牙套矯正器,利用矯正牙套的彈性,每2~3周更換一副,逐漸矯正錯位的牙齒。
目前這一矯正器已能夠矯正前牙間隙和牙列輕度擁擠、反等簡單錯,大多數的錯尚不是其適應證。特別是對拔除4顆前磨牙的病例,這一矯正技術只能在恒牙期第二磨牙萌出后才能應用。由于其作用力均施于牙冠上,因而對牙齒控根移動、調整咬合關系等尚有一定困難。矯正過程中若需要間隙,一般均以片切鄰面、去除釉質而取得。
這一矯正技術出現后,在歐美、日本等國對輕度錯患者已有應用無托槽矯正技術的病例。目前我國也已開始研制和開發(fā)這一矯正技術。雖然其目前的適應證尚有限,但畢竟符合患者希望不用托槽的矯正要求。同時,這一矯正技術的基礎緣于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是難以估計的。因此,我們需要關心這一技術的發(fā)展,通過踏踏實實的研究來認識和開展這項新技術的臨床應用。防止國內在開展這一技術時,因商業(yè)炒作過度反而影響其發(fā)展的情況發(fā)生。
來源于北京北一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皓齒根管充填封閉劑
- DMG根管充填封閉劑
- 復星醫(yī)療手術刀片
- 復星醫(yī)療手術刀片 科貿嘉友口腔029-88651307
- 德國奧一兒牙車針
- 德國奧一兒牙車針 科貿嘉友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