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 直絲弓矯治全解析之——方案制定
今天小助手帶大家進入一個新系列:MBT 直絲弓矯治全解析系列。
MBT 直絲弓矯治技術是目前較先進的托槽矯治技術,和以往方絲弓托槽不同的是,直絲弓的托槽角度已經預先設計好,牙齒會按照醫(yī)生的預期進行三維移動,不僅縮短了正畸的治療周期,還能更好地保證矯治效果。
因為不需要像方絲弓矯治器那樣在弓絲上彎制第一、第二、第三序列彎曲,具有牙弓基本形態(tài)的弓絲放入托槽,就可以完成牙齒的唇舌向、近遠中向、垂直向和控根移動,所以被稱為直絲弓矯治器。
第一講,我們先從方案制定講起。治療方案分為拔牙矯治和不拔牙矯治。其中不拔牙矯治方案相對簡單,我們主要為大家介紹拔牙矯治方案的具體方法。
拔牙矯治時,我們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拔牙?二是具體需要拔哪顆牙? 對于一位正畸的初診患者,我們首先需要進行初步的檢查,看看患者是否缺牙,是否已經換完牙齒,是否是恒牙列,咬合關系如何。而與拔牙矯治方案
最為密切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患者的側貌
在觀察患者側貌時,囑咐患者端坐,眼鏡平視前方,嘴唇放松并且輕輕閉嘴,然后在患者側面,診斷患者的側貌是:凸面型,凹面型,還是直面型。
診斷標準為從鼻尖到下巴尖畫一條線,即 E 線,也叫審美線,如果嘴唇在審美線以外,就是凸面型;如果嘴唇剛好在審美線上,就是直面型;如果嘴唇在審美線之內,就是凹面型。
凸面型:一般無論牙齒是否擁擠,都可以選擇拔牙矯治;
直面型:如果牙齒擁擠度超過標準,就選擇拔牙矯治,如果沒有超過標準,就不需要拔牙(標準會在下文中詳細介紹);
凹面型:無論牙齒是否擁擠,一般不拔牙。但是如果患者要求維持現有的側貌,而且牙齒擁擠度超過標準,也可選擇拔牙矯治。
牙齒擁擠度
判斷牙齒的擁擠度大小有很多種方法,一般常用兩種方法。
一是定量測量牙弓的擁擠度,即用牙弓應有長度減去牙弓現有長度,小于 5 mm 為輕度擁擠,5~8 mm 為中度擁擠,大于 8 mm 為重度擁擠。輕度擁擠不建議拔牙,中度擁擠為臨界病例,可結合患者側貌綜合決定是否拔牙,重度擁擠常選擇拔牙方案。
第二種方法是估測法,即估測牙齒的擁擠度是否超過標準,標準是:上頜或者下頜相鄰的牙是否有重疊,所有重疊的部分相加是否超過了一個牙的寬度,如果達到或者超過一個牙的寬度,建議選擇拔牙矯治。下面以具體圖例為大家解釋說明。
如圖一所示,13 的近中和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擁擠,近中估測擁擠度為 1∕2,遠中估測擁擠度為 1∕4,左側擁擠情況與右側相同。這樣左右的擁擠度加在一起,就已經大于 1,即超過一個牙的寬度,就需要拔牙矯治。下頜采用同樣的估測方法。
如圖二所示,11 遠中估測擁擠度為 1∕6,21 近中和遠中估測擁擠度均為 1∕6,這樣上頜的擁擠度加起來并沒有超過 1,即沒有超過一個牙的寬度,不需要拔牙。下頜同樣。
是否需要拔牙
解決了是否拔牙這個問題后,下面我們來討論到底該拔哪顆牙,依據主要是磨牙關系:
磨牙一類關系(中性關系):建議拔除14,24,34,44;
磨牙二類關系(遠中關系):建議拔除14,24,35,45;
磨牙三類關系(近中關系):建議拔除15,25,34,44。
此外,有兩種特殊的拔牙情況:
如果有因為齲壞等無法保留的牙齒,就優(yōu)先考慮拔除無保留價值的牙;
如果上下頜的覆蓋比較大(達到 10 mm),建議可以只拔上頜牙,或者只拔下頜牙。
以上就是 MBT 直絲弓矯治方案制定的內容,希望可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幫助。
敬請關注下期:MBT 直絲弓矯治全解析之——矯治流程。
來源: 張銳 史克牙e匯